寒湿体质是万病之源
体质虚弱则寒湿更容易入侵
亲们平时如果感觉疲劳
可以排寒湿、补阳气
及时恢复体力
切莫让寒湿乘虚而入
俗语说:“十女九寒”。女人最怕的就是湿寒,今天就为你介绍一些“暖”知识,让寒湿不再兴风作浪!
1
女性湿寒重了身体会怎样?
●身体变沉:人发困、发沉、没精神
●身体阴冷:四肢发凉、脸色灰暗、发青、发紫
●身体发霉了:各种皮肤病多发
●身体长菌了:各种细菌、病*极易感染
●身体腐烂了:各种炎症、溃疡长期不愈
●身体血管遇冷变细了:动脉硬化,各脏器缺血、功能低下
●身体经络遇冷收缩、不通畅了:长囊肿、长肿瘤
出现了上述状况的女童鞋,切莫大意,除了日常的保暖以外,需要采取应对措施~
2
湿寒从哪里进入身体的?
大椎穴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
膻中穴从"膻中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症状”。
神阙穴从“神阙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存积在盆腔,特别是女性,当盆腔内的“寒湿气”重时,就容易引起妇科各种疾病。
命门穴从“命门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涌泉穴从“涌泉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往上流动,容易引起漆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症状。
体质弱的妹纸
要重点保护这几个部位~
3
祛寒湿最快速的方法?
女人的病比男人复杂得多,药王孙思邈说:“很多医生,宁治十个男人,不愿意治一个女人”,但是用艾灸温灸治疗妇科病,感觉就不是太复杂了。只要坚持得好,艾灸温灸能治好很多妇科病。
艾灸对女人寒湿特适合!妇科病,大多数是由于寒湿、气滞血淤,经络堵塞、血虚……引起的。也就是体内的环境或气象不好,由于气象或环境不好,就象是没有阳光的寒湿天气或冰冷的冬天,久而久之,当然就会气滞血淤,经络不通畅,代谢的垃圾产物无法排出,新鲜血液无法正常运送到,当然就会生各种各样的病了。
要根治好这么多的病,只有改变好体内的环境或气象。女性艾灸祛寒湿可通过选取丰隆穴、足三里、中脘穴、曲池穴等穴位。艾灸温灸能补元阳、散寒祛湿,用艾灸把体内的气象变得阳光明眉,就会冰雪消融、一切阴霾就会消散、经络通畅。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应对湿寒体质,女童鞋可以从调理脾胃着手,长灸以下几个穴位~
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此穴是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等都可以按摩艾灸此穴,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足三里此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
《灵枢》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足三里,此时可以长灸此穴。
脾腧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1.5同身寸)宽处
“脾”,脾脏也。“腧”,输也。名意指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是足太阳膀胱经中的穴位。
灸此穴有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壮阳等功效,像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贫血、月经不调、肾炎也可以常按摩艾灸此穴。
全体灸友:《张氏温灸法》是市级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温灸法具有t疏风解表、温肌散寒,t温经通络、活血逐疲,t补益中气、升阳举陷,t温阳补虚、回阳固脱,t温经活络、泄热化瘀,t平衡阴阳、防病保健等功效,除此之外还可根据您的具体问题,进行配穴,针对性施灸。
联系我们:
固话:-
贾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