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楚有材,于斯为盛。医,材之一。
大医者,始于心诚,成于精湛。
三湘大地,历代名医层出不穷,初有炎帝神龙氏尝百草葬于茶山、张仲景长沙坐堂、孙思邈采药于龙山……
一代又一代医学大家践行着医者誓言,用大医精诚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传承医者之*。
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却在脚踏实地默默奉献;没有怨声载道的感慨,却用水滴石穿的信念在砥砺前行。
医院协会推出《名医湖南》栏目,讲述湖湘名医有温度的行医故事,谱写医者的勇于担当的医者信念、无私奉献的医者情怀,以彰显医者大爱以勉励后世继承和发扬。
这恰如其分,也正当其时。
“医者仁心,我的理解是,一个好医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那就是精湛的医术、人文情怀和担当精神。它如同一鼎三足,支撑起我的信念和人生。”从医二十多年来,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主任、株洲市肝胆胰中心主任唐才喜始终践行着他格言。
出身贫困立志学医唐才喜出生在炎陵县山区,“从小我就看到山区百姓缺医少药,为了治病翻山越岭、历尽艰辛,于是高考时,我毅然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唐才喜说,大学5年,每每看到医生们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妙手回春,为患者解除病痛,职业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2千多台手术无任何医疗事故人世间最宝贵的是健康,是生命。作为医生,容不得半点疏忽和大意。腹腔镜胆囊微创手术如今已是一种常规手术,然而这项技术刚刚起步时,却充满挑战,因为它改变了外科手术的传统模式。
做这种手术,需要眼、手、脚同时并用,精准配合。当年,为了掌握这项最先进的技术要领,练就过硬绝技,唐才喜经常早早出门去菜市场,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买回猪肝猪胆,然后利用废旧纸盒和泡沫箱,做成简易的腹腔模型,用手术刀一次次地进行模拟练习,从中找到感觉,积累经验。时间一长,猪肝猪胆便塞满了家里的冰箱,以致妻子常常抱怨:“你再这样下去,我们家都成了猪肝猪胆专业户了。”
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后来,医院每年要做多台类似手术,最多的一天,唐才喜曾连续做了7台手术。近年,他撰写医学论文30余篇,分别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近5年来,经唐才喜治疗的住院患者达余人次,门诊患者余人次,完成手术多台次,抢救危重患者余人次,从没有发生任何医疗差错事故。
多项技术达到国内、省内领先水平唐才喜和他团队先后主持开展了近50项医疗新技术项目,多项技术填补了株洲市的空白,部分技术达到了国内、省内领先水平,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省、市医疗成就奖、科技进步奖。
特别是年以来,医院肝胆胰中心在国内率先引入国际先进的快速康复理念,治疗肝胆疾病,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明显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奔赴在抢救患者的第一现场唐才喜说:“作为一名医生,作为一个入*20年的共产*员,工作中,我力求率先垂范,关键时刻,做到勇于担当。”
“前几年,我曾遇到这样一件事情。医院医院请来教授,完成了一台胰腺肿瘤的大手术。可就在教授离开株洲不久,患者便出现状况,处于昏迷状态,医院上上下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患者家属的情绪也临近爆发点。情急之中,该院院长拨打了我的手机,恳请我施以援手。接到这个电话时,我的内心本十分矛盾和纠结,因为这医院的教授所做,手术做好了,自然皆大欢喜,一旦不成功,后果和风险明摆在那里。但想到人命关天,医院的难处,我抛开了所有顾虑,立即打车赶到了现场。翻阅手术记录,查看患者症状和体征,检查用药情况,凭着多年的经验,我很快做出判断:腹腔大出血,必须立即再次手术。我马上换上手术服,实施第二次手术。”唐才喜说,当患者抬上手术台时,已经没有了呼吸,心脏停止了跳动,由于抢救及时,患者最终重获新生。
“我是一名从大山走出来的孩子,我的父母和家乡人为我是一名医生而自豪和骄傲,我最大的成就就是成为一名好医生!”肝胆胰外科主任唐才喜不止一次表达这种情怀。
他说:我接过了把肝胆胰外科发展壮大的接力棒,没有后退,只有前进。只有这样才能不负患者对我们的信任,不负历届肝胆人的执着奉献。
《健康在线》直播预告为普及健康常识,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株洲市卫健委和株洲市新闻综合频道联合医院推出《健康在线》直播栏目。本期专家邀请到医院大外科主任、肝胆胰脾外科主任、株洲市肝胆胰中心主任唐才喜教授为大家揭秘肝胆胰方面的疾病常识。直播时间:8月7日上午10:30
观看方式:长按识别下列